湾区智造,已经next level。
在这里,印象中需要人力的生产场景,正被“无人”重新定义。
生产车间,机器人和你做同事。
看,广州的小鹏机器人已经进厂“实习”,专心致志地俯身于流水线旁,挑战新任务——拧螺丝。这高精度活儿,它稳稳拿捏。转动自如的机械臂,1:1拟态人类双手的“灵巧手”,一顿操作下来,螺丝一颗颗服服帖帖。
极氪5G智慧工厂里,深圳出品的优必选机器人Walker S也忙得热火朝天。搬运、分拣、打胶、质检全流程,人能干的细活儿它拿得下,人做不了的重活儿它也扛得起。
田间地头,“无人队友”开外挂。
广州黄埔区的极飞超级农场,300亩稻田,稻穗摇曳,却不见农夫身影。天上,无人机精准喷洒农药,地上,无人驾驶的拖拉机自行耕耘。手机一键操作,自动化设备轻松上手,农人不用“田里蹲”,种地就像“打游戏”。
农业无人化不止应用在大农场,也惠及小村落。在惠东小禾洞村,无人机正飞越梅菜田,液体肥料均匀播撒。农户原本一天的繁重劳作,现在只需十几分钟。
湾区水域,头号玩家独自深潜。
星罗棋布的岭南鱼塘,无人船行进之间,一手智能清污、一手监测水质,还能顺便给鱼喂饵,一船完成多线任务,“比渔民还懂鱼”。
转向蔚蓝大海,云洲智能的无人船正乘风破浪,它是巡逻、侦查、救人的多面手,漂移过弯、360度回旋都不在话下,无论大风大雨,都能勇往直前。
现代化海洋牧场,既有渔业生产的“最强大脑”,又是无人机的“微型航母”,提供稳稳的依靠。深海投喂、海上测绘、油气开发、水下运维,过去的人力禁区,正被无人设备逐个突破。
从车间到农田,从陆地到海洋,“无人科技”脉动不止;从天空到地面,从白昼到黑夜,“无人之城”瞬息焕新。
湾区“无”极限,人机共生的新世界,一起体验吧!
编者按
出行打“飞的”、和机器人做同事、救援“天降神兵”……“无人”装备,正成为大湾区人生活和工作的标配。
南方日报、南方+推出“湾区‘无’极限”融媒报道,带你沉浸式体验粤港澳大湾区的“无”感场景,感受赛博湾区的科技魅力。
策划:林焕辉
统筹:黎詠芝 陈鸿
撰文:李菀瑄
剪辑/动图:吕诗俊
AI生成内容审核:黎詠芝
联动:朱洪波 林群贤 郎慧 卢舒曼 王虹丹 钱文攀 董有逸 申红洲 梁维春 韦基礼
部分视频素材来自受访单位配资炒股炒股